因素影响概览

各因素对铜价的影响程度

上图展示了各因素对2025年二季度铜价的影响程度,负值表示下行压力,正值表示上行支撑。美国关税政策是最大的下行因素,而新能源需求是最强的上行支撑。

宏观经济因素

全球经济增长

全球经济增长是铜需求的重要驱动因素。铜作为工业金属,其需求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存在不确定性,主要受贸易政策变化和通胀压力影响。

美元走势

铜价与美元呈现负相关关系,美元走强通常会抑制以美元计价的铜价。花旗研究报告指出,未来美元可能保持高位,对外盘铜价形成一定压力,而人民币汇率可能偏弱,内盘铜价可能继续强于外盘。

货币政策

美联储降息政策的不确定性将影响铜价。市场预期2025年美联储可能继续降息,但幅度和时间点存在变数。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处于观望状态,中国人民银行可能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铜价形成支撑。

供应端因素

全球铜矿产量

2025年全球铜矿产量增量预计约78万吨,较2024年有所下滑。全球铜矿开采项目储备逐渐枯竭,新项目少,矿石供应量受限。主要增量来源包括:

  • 刚果(金)的TFM、Kisanfu和卡莫阿铜矿
  • 俄罗斯的Malmyzh(12万吨/年)
  • 乌兹别克斯坦的Almalyk(14.8万吨/年)
  • 智利的QB2、秘鲁的拉斯邦巴斯和蒙古的奥尤陶勒盖(均接近8万吨/年)的扩产

智利矿业协会预测2025年智利铜产量将在540万吨至560万吨之间。

冶炼产能

2025年全球新增粗铜冶炼产能127万吨,较2024年的168万吨有所减少。冶炼产能利用率下降至70%以下,增加了冶炼成本。铜精矿加工费预计大幅下降,可能触及15年低点,部分冶炼厂面临盈利压力。

安托法加斯塔(Antofagasta)和江西铜业达成的每吨21.25美元的历史最低基准加工费(去年基准为每吨80美元)表明冶炼厂产能过剩而非精矿需求旺盛。

库存水平

历史数据显示,铜价和库存呈反比走势。截至2024年12月31日,LME铜库存271,400吨,较年初上涨38.94%,这可能对铜价形成压力。

全球铜供需平衡

需求端因素

电力电缆行业

电力电缆占铜消费比例接近37%。2025年电网投资增速有望维持6%,对整体铜消费带来3%的增速提振。特高压与智慧配电网建设将持续推进,中国国家电网2024年支出激增超过20%,达到4000亿美元以上,2025年预算将是中国铜需求的重要因素。

房地产行业

建筑用铜占比21%。2025年开工面积增速预计维持在-15%~-25%的水平,建筑用铜预计存在20%的同比负增速,对整体消费形成约-4.4%的拖累。中国建筑业的低迷,特别是竣工量的低迷,将继续拖累铜需求。

家电行业

家电占铜消费15%。2025年家电消费增速预计小幅回落至5%,但在铜消费领域中依然保持较强韧性。当前国内空调库存较高,政策提振效应可能减弱。

汽车行业

汽车行业占铜消费比例8%。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发展,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销售增速约23.85%,将带来65.6万吨的铜需求新增量,但增速可能小幅下移。

新能源领域

除新能源汽车外,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领域对铜的需求也在稳步增长。AI数据中心对铜的需求将带来能源转型和电动汽车短期内无法实现的影响,成为铜需求的新增长点。

贸易政策因素

美国关税政策

花旗预测美国将在2025年第二季度对铜征收25%的进口关税(232条款),最早将于4月宣布,5月前实施。这将影响现货铜消费和制造业人气,是多家机构下调铜价预期的主要原因。

中美贸易关系

美国4月初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对中国加征34%关税,引发全球经济衰退担忧,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跌,铜价承压。中国可能采取反制措施,影响全球贸易格局。